短文网

原创美文 原创小说 原创故事 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逃避自由读后感锦集

时间: 2021-02-17 05:44:36  作者: 短文网 

逃避自由读后感锦集

《逃避自由》是一本由埃里希·弗罗姆著作,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页数:3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逃避自由》精选点评:

●个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陷入啦完全的孤独感之中。当无法承受这一巨大力量之时(孤独面对世界从而不得不想办法摆脱不堪忍受的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我们的不安全感和软弱无力感也会聚增。从而逃避孤独感和 失落感过程中,屈从于新的权威,通过强迫自己去适应公认的行为模式(大众化),不至于自己有别于他人。然后自我吞掉。 一句话:消灭自我获得安全感。唉,其实人完全可以自由又不孤独 ,独立又不脱离世界-实现自我。自发性的活动是人自由意志的自由活动。人的个性成长和实现是人的最终目的。培养自己特有的品性是最有价值的成就。

●啥也不说了,经典,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我会再读一遍的

●和福柯在社会方面的启示一样 让人发觉心理学上关于自我的定义 感觉像是新生了一回

●超级赞。

●01年左右读的,现在只记住了“施虐狂”,“受虐狂”等,当时看了一遍虽没理解多少但觉得说的挺好。

●看起来相当吃力,需要看第二遍。

●弗洛姆说到底是个心理学家。对心理活动的捕捉是很敏锐的,建立在此现象之上的心理分析也很好。但对于引发这种心理的原因分析是错误的,他不懂经济。以至于最后对自由造成的困境所给出的解答也是错误的。

●其实是这个版本...

●虐与被虐,唉

《逃避自由》读后感(一):与费女士的约会

交朋友往往是有心无意。最初一般是点头之交,认识但不相熟。然后会有人提及,通过侧面有个大概的了解。再后来,会在某个场合不期而遇,拉近距离,乃至倾心。然后各奔东西,心存美好,化为记忆。

从来不认为这个城市缺少美女,不贪心的话,有一个足矣;贪心的话,随时能在身边发现美。从来不认为这个城市是文化沙漠,随便划拉两本书,够文化半年的。那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与自己何干?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街头散步,瞧见一摆摊卖旧书的,随手扒拉了两下,居然发现一文物级的宝贝,八十年代出版的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抑制不住兴奋,赶紧抢到手中。

读书时图书馆照例是要去的,书也是照例要借的,借回来照例是不会认真读的。《逃避自由》借回来月余,愣是未动,只混了个脸熟。某夜,某同学找上门,大谈读《逃避自由》之心得。感情刚还回去,就被他借回来。从此,这本书就成了一个话题,毕业前两人曾谋划将此书据为己有。定价不过二元五,罚款十倍也不过二十五,划算!只是感觉不太道德,也便作罢。淘得故交之后,打电话告诉同学,问他是否还记得此书,他居然能背出扉页的文字。答应给他寄去。后来拖拖拉拉地,始终没寄,直到多年后聚会才给他带去。晚上想起此书,在网上疯找。链接不少,有效的不多。好不容易找到,网站又小气地限制复制。这种掩耳盗铃、虚张声势之举,不值一提,轻而易举搞定,谋得电子版,算是再次重逢。

交朋友很难交到心底,对《逃避自由》可以说始终没有倾心,停留在听他人介绍的那个阶段。这本书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普遍心理问题,人人都在追求个性、追求自由,但获得自由之后,又难以忍受随之而来的孤独和寂寞,因此又想逃避自由。随着自我的觉醒,我们强烈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并极力地维护个体的独立性,但是我们依然会觉得,自己是周遭世界的一部分。现实中,我们往往也是矛盾的。例如我们讨厌工作,在休假时却又觉得不自在,休假时患病的几率往往要高于工作时间。例如有的人乱搞婚外情,却不想放弃婚姻,单身是自由的,没有限制的,但是很少人喜欢这种状态。例如我们讨厌与周围的人打交道,感觉毫无隐私,可是一旦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又会恐惧地发慌,迫不及待地跑回人群。例如那些冲动的孩子,总是叫嚷着不自由,受拘束,可是真的不管不理,他们又无所适从,觉得自己成了弃儿。

最近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科学)的话题又被提起,其实两位先生之外,其实还有一位“费女士”(Freedom,自由)。对“费女士”的认识,弗洛姆算是别具一格。这么多年,始终与弗洛姆笔下的“费女士”擦肩而过,这次一定要好好赴这个约会。

《逃避自由》读后感(二):我所逃避自由的形式

以下主要描述下我认为我目前遇到的束缚自己的状况。

想要对自我的肯定。但是这个自我是不是我真正思考的我想成为的自我,还是就是社会所强加我的价值观,我也不是那么清楚。曾经的时候以为学习成绩好就是一切,那时的我几乎没有什么思考,更无所谓自由。现在我会思考这样的社会中这样的我是不是真正有自我,可是我选择的结果是不是还是受社会的影响?想要得到所谓的社会的肯定一定是会失去部分自我。但是假如我都否定了社会的价值,那肯定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这是思考后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束缚,还是一种束缚。

对经济地位的追求。对于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的生活状态,最多我只会想想而已。周游世界需要金钱基础,想给喜欢的人喜欢的东西也需要金钱,住的吃的都需要,教育也需要。如果只是一个乡村的农民,或者流浪汉,还是没有自信就肯定这样穷困潦倒的我。所以会想去赚钱,这样外在条件又会让我失去某种程度的自由。技术进步了,我们却成了技术的奴隶。技术不断进步,想要更加进步成了一种束缚。而且这个世界越来越只是我们所制造的,越来越脱离大自然。人都生活在高楼大厦中,就算想寻根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求。

没有信仰不是让我们自由了,却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根基。想去建立真正的自我的,独立于他人的信仰,但是这样的信仰如何建造。不能建造信仰的我们和所谓自我。基础都没有如何建造大厦。所以宗教无所谓上帝是否存在,让人有了肯定这是对的,让我们相信的基础。依托这个基础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什么是所谓我想要的自由?我思考的结果是不是更加束缚了自我?我一直不断想想真正自我靠近的过程是不是也是一种束缚,因为强加了一定要实现自我的目标。这是个悖论吗。想的越多,越不知道这是我自己思考的结果还是把别人的思想认为是我的思想,别人的自我认为是我想追求的自我。

孩子更相对天真,可是没有学习知识怎么能知道何为自由、自我。但是学习却受到了当前社会状况、周围人的影响。不可能作为一个野蛮人活下去。技术进步,但是当我们总是面对着电子产品,忽视人与人交往,远离大自然。某种程度上是不受自然条件束缚,更不会受周围人眼光影响,尤其儒家的伦理道德,可是我们是否也是离邻里温馨越来越远。是否我们得到某种程度自由,同时一定会另外的限制产生。就如一定需要制定法律来限制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由,虽然可以说这个法律制定的好就不算束缚,可是哪有这么绝对的好。所以我们还是付出了自由的代价。

所以当前的我们享受到了不忍饥挨饿的自由,却受到成为工业螺丝钉的束缚。不用注重别人目光去实现自我,却丧失了人们间的温情。如果有恋人,会受到说废话的束缚,但是独身又要受孤独的困扰。有信仰受到信仰的束缚,没有信仰受到建立何种信仰的束缚。

都是个悖论。

《逃避自由》读后感(三):夹裹着逃避自由的心态去不断的争取自由

读弗洛姆《逃避自由》

我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总是有人怀念文革。看完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才明白,原来放弃自由、把自己的全部命运交给偶像主宰是现代人一种普遍的、深刻的心理机制。

自从有了财产私有化,人类很长一段历史中就再也享受不到普遍的自由,在奴隶社会中,大量的奴隶被沦为生产工具,剥夺了几乎全部的自由。西方世界的整个中世纪以及东方世界的皇权统治时期,大部分人的自由被残酷的剥夺。一直到近代,西方通过文艺复兴,资产阶级争取到了自由,又通过宗教改革,广大的底层人民也终于摆脱了教会统治,争取到了自由。

这种自由极大的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从而创造了极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整个西方世界却普遍的出现了心理危机。在中世纪,一个人一出生,他的阶层就确定了,是木匠或者石匠,或者商贩,这是由他的生活环境和祖辈决定的,也是由社会制度和习俗规定的,他不用做出选择,也没有选择的权利。他很少会心存希望去改变他所处的阶层,他只需要做好命运交给他的事情就行。他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因为他知道他处在一个社会的整体中。而在这个自由世界中,社会不再对于每个人的生活作出规定,他可以自由选择,这种选择的权利赋予了每个人不切实际的希望,这种希望大部分是注定不会实现的。自由世界中,社会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个体化的,每个人都需要单独面对整个世界,这就造成人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或者如作者所称的无权力感),这种孤独和无助造成了普遍的焦虑,这就是自由的代价,为了规避这种孤独和无助,人们宁愿放弃自由,把人生的主宰权交给别人。有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很多大龄剩男剩女甚至希望退回到包办婚姻的时代,省的自己劳心劳力得去找对象,尽管付出很多辛苦,却成效不明显,由此深深地体会到那种自由带来的孤独和无助,还不如放弃自由,把命运交给父母。另外一个例子是追星族以及目前出现的脑残粉,通过效仿追随偶像的行为来放弃自己的个性和自由,通过群体的整齐划一来减轻个体自由选择带来的焦虑。

这好像是一个玩笑,人们付出极大的牺牲,突破了中世纪的宗教和文化钳制,却发现又陷入自由带来的心理问题。

放弃自由的极端例子是施虐狂—受虐狂现象,受虐狂把自己完全交给施虐狂,让渡了自己全部的自由选择权,也就避免了自由选择带来的焦虑。施虐狂则从施虐行为上体会到虚幻的权力感,从而也消除了他的焦虑。

施虐狂—受虐狂模式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法西斯主义。作者承认法西斯主义产生有其经济和政治因素,但是心理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法西斯毕竟是在自由民主成为社会共识的德国生根发芽的,如果没有深刻普遍的心理机制,法西斯宣传很难具有那么大的魔力。

作者对这种逃避自由的现象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仍然坚持民主政体,但总体规划上推行计划经济,以避免自由经济体使个体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同时赋予每个经济单位较大的权力,通过分权模式使得个体享受到权力。当然,这种解决方案很明显存在逻辑上的问题,计划经济仍然会造成权力的集中,个体面对整个经济体时仍然是无能为力的,而分权模式又必然破坏整体计划。

也许人类必须夹裹着这种逃避自由的心态去不断的争取自由。

《逃避自由》读后感(四):生而为奴?

这本书的前段分析马丁路德的宗教观和加尔文主义,看的云里雾里,路德是一方面反对权威另一方面又崇拜更为强大的权威。受虐狂-虐待狂的典型特征。希特勒亦是如此,贬低(打击)不如自己的对手,崇拜比自己更强大的英法。希特勒利用底层中产阶级的无助感和虚弱感,再指引一方向,让其享受到统治他人的快感,屈服于他的权威之下。领袖与信徒中必然有重合的性格,但领袖的不同经历也会有不同于的信徒特质。

关于自由的两种状态,一种是消极的自由,当我们脱离某个集体时,获得的孤独和无助感以及难以忍受的无力感,这是逃避自由的客观因素。很多人宁愿舍弃这些自由也要回去这个集体中,让群体的观念、价值等因素重新给他上个套,重新回来,自由也就无从谈起。

另一类自由是通过学习和不断思考,努力的摆脱那种不安全感,接受自我感受,与社会连接在一起,却又能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这是获得的积极自由。

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个人主义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人能意识到自我的独立性,也能做自我的决定,便有了我们认为的自由。举个例子,我到了28岁,应该结婚的年纪,我决定选择今年结个婚,了却父母心愿。表象是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的对象,以及选的工作地点房子车子。事实上是社会给他做的决定(七姑八姨:这个年纪应该结婚了),顺着社会的状态做的决定,我们还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掌控了人生。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结婚(父母: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自己的感受完全被湮灭,却又意识不到。社会价值观有点像《楚门的世界》中的导演,表面是操纵着楚门一个人,而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观众几乎都被导演控制了喜怒哀乐(观影时间),观众却不知道,仍以为是自己的时间自己做主。

关于结论性的自由和民主。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周围很多人都是处于社会规划人生,"我"不过是个参与者。自主性几乎完全消失,我是农民,我是学生,我是老师,我是大学生,我是博士,我是经理,我是领导,唯独忘了我是一个人。蛮悲哀的。

很多所谓知识型人才,不过是"高级体力劳动者",他们忙于科研,埋头苦干,外面天塌了也不理会,希特勒的法西斯和日本的军国主义的兴起少不了他们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关心做科研,我反思效率如何不高,我规划如何进行下一步工作。过年我也给老爸老妈买礼物,邻里街坊都散烟。给孩子报最好的补习班,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奶粉,依然对孩子讲:我是对你好。不会意识除了是个某某领导砖家以外还是个人,需要自我成长,学会独立思考自己的各种身份意义。举例子,科研工作者(了解到的部分): 专心做实验,不能搞其他的,健身是影响科研进度,谈恋爱阻碍发高级文章,看书影响看文献。他们的生活类似于钻井,只会钻一个眼,并且努力的会钻的很深,在这个领域很有成就,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关于我是谁(主子、奴才、机器、好的父母、优良市民),我要怎么活,死亡意味着什么,每一天意味着什么?那不会发文章,我不管。这类人不过是会用自卸车拉砖的新兴劳工。由很难去做到作为一个独立人应保持的完整性,所以干脆放弃保持自我,融入集体,丧失意识。

弗洛姆定义精神健康:一,拥有满足社会需要功能的能力;二,完善自我,持续学习全面发展的能力。农村很多人,用的是父辈教的知识,一直用到他们去世,孩子依然是循环使用。丧失学习的能力,如何也不会富有。很多精神病患者也未完全放弃坚持自我的追求,但是很多所谓"正常人"已经完全向社会的规则投降了,由此看来,很多人不如精神病患者了解自己的需求。

顺应平庸总是简单,坚持自我从不容易。

《逃避自由》读后感(五):逃避自由,还是忍受孤独?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出版于1941年,正是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年。在书中,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详尽地分析了纳粹得以统治德国的原因,并把批判的利剑直接指向了我们身处其中的现代社会。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面对真正的自由,绝大多数人都在恐惧与迷茫中落荒而逃。

在近代个人的觉醒之前,中世纪向来被人们看作是黑暗的时代。教会和皇权压抑着人们的思想,社会高度秩序化,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并被唯一的工作所绑架。但这种没有自由的状态却给了人们稳定的社会地位和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不需要担心突来的变故,也不必面对艰难的抉择。

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则打破了这个图景,个人从固定的社会身份中解脱出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拥有了决定自身命运的自由。但同时人们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弗洛姆在书中的这一段描述颇为精辟:

「他自由了,但这也意味着:他是孤独的,他被隔离了,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他没有文艺复兴时代资本家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也已失去了与人及宇宙的统一感,于是他被一种个人无可救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笼罩。」

人们逃避自由的原因,也在于此。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个人却变得越来越孤独。人们急需寻找能给自己确定性和归属感的东西,于是融入大众,获得他人的认可成了不二法门。所以当在民主制度下浸淫已久的人们诧异于法西斯极权社会的出现时,弗洛姆并不惊讶,他用「虐待狂-受虐狂」的心理模式来解释这一切:独裁者对权力的追求来源于自身的懦弱,大众则为了摆脱个人的无力感而走向屈服,从集体中获取归属感和安全感;双方是共生关系,各取所需,靠对方来确证自我的存在,而他们的行为都源于孤独和无所适从。很有意思的是,握有权力的统治者往往会用爱来伪装自己的统治,大到国家,小至家庭,莫不如是,「你得听我的,我这是为你好」之类的声音,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在「上帝死了,理性万岁」的呼声中,极权主义的横空出世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逃避自由」的问题。弗洛姆如此总结:

「人类对自己具有独立行动的能力这一点丧失信心,是法西斯主义能实现其政治目标的肥沃土壤。」

但比极权主义更可怕的是自由意志的虚幻性,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拥有了「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似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但真是如此吗?想想我们自己所做的那些决定吧,学习,工作,赚钱,买房,结婚,生子......究竟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仅仅为了过上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我们拼命工作,戴上面具进行各种表演,为了「责任」而放弃乐趣和幸福,难道真是为了不愧对自己这一生?

与外在权威相对应,弗洛姆把公共舆论和大众意识称为「匿名权威」,这股看不见的力量正是操控我们生活的幕后黑手,一举剥夺了我们感觉,思考和意志的真实性。我们无可救药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对自己的一切作出规划,被孤独感,恐惧感和各种直接威胁着我们的自由,生命和舒适的力量所驱使」;我们欺骗自己找到了为之拼命奋斗的自我,最后却发现那只不过是社会的自我。

金钱,地位,权力,家庭,民族,偶像......支撑起了我们脆弱的生活,依靠这些外在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安全感,当然同时也放弃了自由。但是,「这种安全感只是表面上的,一旦支撑它的那些因素不存在了,安全感也随之消失」。

可是另一条路也布满了荆棘,物质上的损失倒是小事,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和不安定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坦然接受的。

弗洛姆给出的药方是投身于自发性的活动,也即爱和创造性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自由状态下,我们按自己内心生活,同时也能感知和世界,他人的紧密联系。他觉得艺术家和小孩子是积极自由的典型代表。

但我觉得弗洛姆太过理想化了,要不怎么会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很多人依旧会迷茫,会不快乐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残酷的选择题:逃避自由,还是忍受孤独?而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前者,也正常,追寻自由的代价太大,倒不如糊涂一世来得安稳。「为自己而活」这几个字说得轻巧,真要做到太不容易,所以每个人的选择我也都能理解。只是可笑人们追寻了那么久的自由,到头来仍是镜花水月。

但希望总是有的,正如弗洛姆说到自发性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我们多数人至少可以在刹那间察觉到我们自身的自发性,而正是在这刹那间,我们获得了真正的欢乐。」

幸运的是,还有人愿意坚持把这一刹那变为永恒。这样的人从来都不会很多,但有这么一群人就足够了。

猜你喜欢

原创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