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的优美句子
编者按:教育原理的优美句子,从网络整理而来,如有错误或者句子推荐,欢迎留言评论。
●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200小时的朗读就是念书,2000小时的阅读就是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
●牛孩的培养真的是没有捷径的,全靠平时家长和孩子一砖一瓦、一点一滴的积累。谁都知道,不管哪个爱好,只要你花了1万个小时,你就会成才,但谁也都知道,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花了时间去垒东边的墙,就没有时间去修西边的路。任何一个牛孩,最多会有2项特长,很少有能全面超越的娃娃。
●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
●生命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潜意识中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得到第二次机会,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真正的英语教学已经在中国失传了。70年前的教育,是先念书后读书的教育,是四两拨千斤的教育。中学生花200小时学英语,一年而能读林肯传,今天的教育是老师辛辛苦苦满头大汗替学生学习的教育,是千斤拨四两的教育,中学生花4000小时学英语,7年而不能读安徒生。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集中在孩子个性品质(如聪明或出色) 上的表扬或批评易使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产生真正的脆弱。他们把挫折视为自己表现不佳和缺乏竞争力的表现,他们不能做出积极的反应。相反,集中在孩子的行动策略或成功所付出努力上的表扬与批评使孩子们当遇到挫折时变得坚强、自信和有控制力。一次挫折并不意味着他们自身变坏或个性品质降低,它仅仅意味着还需努力,并开始继续做。同时,当事情进展不利时又能使孩子们保持自尊,并做出积极的反应。
●习得性无助包含三种成分:被动性、不可控性、认知。一旦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就会出现认知缺陷、自尊缺陷、悲伤、敌对、焦虑、食欲不振、攻击性减弱、失眠等等与抑郁情况相同的症状:1、失去了对惯常活动的兴趣——例如:对学习没有热情,学不懂算了,学习是父母要求我学的。2、心理活动迟缓——例如:上课走神,想睡觉,听不进老师讲什么内容。3、活力丧失——例如:不喜欢运动、对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没兴趣参加。4、思考能力减弱——例如:记不住英语单词、数学公式等。5、躯体上的病变——例如:经常性的头痛、胃痛、体弱等。
“习得性无助”的人,会认为所有的事都不受自己控制,失败的事情都是自己能力差、智商低造成,而成功的事情则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好。
●“学习一定要‘多练、多读、多问、多思’。”多练不是“题海战术”,而是针对自己的弱点加以练习;多读是要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多问是要敢于质疑,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后,遇到不懂的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向老师请教;多思就是要勤于思考,并学会举一反三。
●人就是有这种心态,苦过的孩子,日后再吃苦将不觉得苦,但若吃到甜头必定感到非常幸福。反之,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往往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吃惯了甜,所以无法体会甜的幸福,但若一吃到苦,必定苦上心头难以忍受。
●你的孩子只有一个身体,他在这个世界上,并不需要七套房。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饱满的、富于自尊与上进的、能够赢得他人尊重的人格。
所谓培养孩子的人格,就是动用一切智力资源,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人与世界充满了善与爱的人。这种教育,不是用语言来说的,它需要父母用心,用心,再用心。
孩子,是帮助父母实现人生成长的天使。
我们自身是不成熟的,我们对这世界的理解与认知,始终存在着偏差。孩子的到来,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匮乏与不足。当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感觉到有心无力时,正是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好时机。
●做家长的,唯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培养孩子自己的上进心,这个事儿做到了,就齐活了。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犹太人的母语是希伯来语,在希伯来语中,“学习就是重复”。在犹太法典《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念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强调重复得价值。在《塔木德》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只有把人生,归还给孩子,让孩子走他们自己的路,孩子才会成熟起来。然后会理解你为之所做的一切。
——只有努力的人,才会理解努力者。只有奋斗者,才会理解奋斗者。
布罗迪的父母,不是在孩子生日时,大吃大喝一顿,而是给孩子一生铭记的惊喜。
布罗迪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生命就是一场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场快乐大冒险,是一次充满了乐趣的自我寻找历程。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但,无论你有多少钱,别人家的婴儿生下来爬,你家的婴儿也不会生下来就跑。在人生成长这个课题面前,钱是没有意义的,父母的责任心与智慧,才是一切。
林则徐曾说过: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坚信定律
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2、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所谓“钝感力”,是指人不要太敏感,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等方面不要过分在意。有时候,主体意识和自尊心太强不见得就是好事。人有时候不妨“迟钝”一点。钝感有时虽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印象,但钝感力却是赢得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和智慧。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
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教育很奇妙,因为它是针对活人的。“活”字,三点水加一个“舌头”的“舌”,水是流动的,语言是千变万化的,所以人是在变的,时间也在变,教育就是在变化中找到那些相对稳定的东西。中国早期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传递的价值、情感,跟今天这个时代还是相通的,例如《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男女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讲的是人在自然变化中的感触,这些美好的东西具有稳定性,这就是教育要探求的。
●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并允许孩子和他/她连接:
●安全是因为爸爸妈妈的关系很好,并且他们的自我完成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生长和探索;
自由是因为孩子的感受,情绪,想法,追求和为自己负责的冒险都可以被充分表达;
勇敢是因为他们知道“我是谁”,有很高的自我认同,所以他们并不害怕去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并不害怕别人的评价(因为父母已经教会他们不去评判自己)……